破解隔代沟通难题、播撒爱国赤子之心、提升旅游服务效能 ——“青声同音”志愿服务团奏响推普“三部曲”
时间:2025-08-19 16:31 信息来源: 作者: 浏览次数:
近日,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“青声同音”民族团结志愿服务团走进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——三都,开展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充分发挥志愿者专业优势,聚焦“一老一小一行业”(留守老人、社区小学生、酒店从业者),通过量身打造的推普方案破解语言障碍,既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人心,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能量,在水乡大地奏响了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动人乐章。
“小手拉大手”破译隔代沟通密码 留守家庭搭上“推普快车”
在三都水族自治县抗日旧址石板村,志愿者们通过入户调研发现,当地的老人很多使用水语和方言,而留守儿童说普通话外还会少量方言,祖孙两代人之间存在语言沟通的困难。“孙子讲的‘电视’‘手机’我都听不懂,我只能用水语喊他吃饭。”村支书给志愿者们翻译了68岁的韦奶奶用水语所表达的无奈。
针对这一现象,志愿者团队立即实施“小手拉大手”推普行动:为老人们的手机下载安装相关普通话学习APP并一对一进行辅导操作,同时引导儿童担任“家庭推普小老师”。一名小朋友在学会使用APP后兴奋地说:“以后我可以教奶奶说‘吃饭’‘睡觉’了!”志愿者团队走进水族人家,累计服务留守家庭50余户,发放推普手册100余份,为化解乡村“语言代沟”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“爱国之声、浸润童心”推普深入社区课堂 童心绽放民族团结之花
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
,在麻光社区活动中心,志愿者团队以“爱国之声、语润童心”为主题,将红色教育与推普相结合,通过历史故事讲述、语言游戏互动、绘画创作等环节,为社区儿童们带来一堂集教育深度和趣味体验为一体的推普课堂。
志愿者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视频为切入点,用普通话讲述革命故事,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标准发音复述关键句子;在多音字大冒险的游戏中,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展示自己掌握的多音字不同读法。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大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目中家乡的样子。社区工作人员点赞道:“这样的课堂既学了语言,又种下了爱国团结的种子。”
"语"你同行——服务行业普通话推广行动助力三都旅游品质升级
志愿者们走访三都水族自治县城40余家酒店宾馆,调研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,发现酒店前台普遍没有普通话培训经历和等级证书,在交流时还是习惯先说方言。针对这一现状,志愿者团队以前期原创制作的《民宿/酒店基本标准用语规范手册》进行讲解和培训。
该手册涵盖“三轻三声”服务标准、服务忌语、水语通用语问候语汉字发音等内容。通过志愿者现场演示,酒店经理表示:“手册操作性强,员工可以现学现用,提高了普通话表达的水平。”
"语通民心·青春筑梦"——"青声同音"志愿服务团以语言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作为2025年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协同团队,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“青声同音”志愿服务团以“语言+”服务模式,加速普通话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,让普通话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;拓展语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结合,使语言能力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生产力。这支年轻的队伍正以语言为笔,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着民族团结与振兴发展的时代新篇。
图:艾子楹、杜丽敏、杨平平、张晶晶
一审:杜丽敏
二审:杜丽敏
三审:丁 汀